(1)间壁式换热器。把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使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2)蓄热式换热器。借助于由换热器制造设备固体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蓄热体与高温流体接触一定时间,接受和储蓄了一定热量,然后与低温流体接触一定时间,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3)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制造设备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
内置式除氧器与火电站的锅炉相配套使用的除氧器,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式除氧器。目前使用的除氧器均包括一除氧装置和一给水箱,换热器制造设备装置安装在给水箱的顶部,两者连接处的给水箱顶壁须开设直径很大的孔(φ1000-φ2000毫米),而除氧装置的重量通常有5-20吨,因而造成两者连接处的局部应力很大,一般应力集中系数为3.5-6.0,在这种部位经常会出现裂缝,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安全运行;另外,智能换热器制造装置本身比较高(1.5-4米),将其安装在给水箱的顶部,势必增加厂房高度,进而增加工程股资。
在我们谈到智能换热器制造的工作的原理的时候,主要就是依靠的换热器制造的板片上的波纹所起到的作用的,流体沿着狭窄弯曲的通道流动其速度的大小方向不断的改变,致使流体在不大的流速下(Rc=200时),激起了强烈端动,因而加快了流体边界层的破坏,强化了传热过程,有效地提高了传热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当其智能换热器制造串联运行时, 要让前面一台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要高于后-台的换热效率。 当然这种方式也会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说油的速度增加、流程变的长,流程的阻力损失会变大,油泵消耗的功率也要变大。采用串联的连接模式,不能将两台列管式冷凝器交替检修,一旦其中一台设备出现问题而导致系统停运的话 , 整个换热器制造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随之减少不少。所以不论是串联使用还是并联使用都各有各的优点,这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衡量。